初發心與讀經方法
今天,我們來談一談「初發心」的重要。
「初發心」在佛門之中很特殊,很多成就者都非常重視。(華嚴經)(初發心功德品)講:初發心的功德瀰佈法界,永遠保持初發心,一定會成佛。
我們學佛的人,最忌諱的是:剛開始學佛的時候,願發得很大,要度所有的人天眾,結果,不但沒有度所有的人天眾,到最後連自己也沒有辦法度,大部分都是這樣子。初發心的時候,你的確用很真實的心去發願,但是,不要幾個月,或幾年,馬上就退道心,不是度眾生,而是被眾生度走。
當初,你要修行成佛,你的發心當然是非常堅決,這個初發心的功德很大,再來,你就是保持你的初發心,你就成佛。也就是說,初發心永恆就成佛;初發心不永恆就是退道心。
我們知道五台山道場很大,很多人去。在五台山的中台,有很多寺廟,很多人去;但是,聽說北台很冷,沒有人去。
據說有一位出家人,他初發心很虔誠,他帶了八個月的乾糧,一個人上北台,到了一個沒有人的、很破陋的廟去修行。他發下的願是每一天要讀多少遍的經典,一直到成佛。他只帶了八個月的乾糧上去,結果,一住,住了三十年。
聽說,北台山上,終年積雪,根本沒有人跡,連動物都沒有,他一個人在山裡,他忘掉自己姓什麼,叫什麼名。其實,就是他一個人,還要什麼名呢?還要爭什麼名呢?而且,他一個人住在北台這深山落雪的地方,還有什麼利好談呢?所以,名利心都斷絕了。
他在那邊住了三十年,每天就是讀經,他讀經讀得非常專注,讀到佛菩薩現身在他耳朵旁邊跟他講:「讀經是修行的方法,沒有錯。但是,你要進人經裡面才是真正的修行」。佛菩薩也就是講:「你光是讀經,是修行的方法沒有錯,但是,你知不知道,你要進到經裡面,這樣子的功德比你讀經更大」。
這位和尚一聽,他就知道:讀經就是要先明白經的意思;然後,就是耍把經裡的境界全部都統統觀想出來;最後,耍融入觀想的境界,就成就了。
這位和尚在北台修行了三十年,修到最後發覺天上下雪,雪掉下來,他能夠坐在雪上面,雪在飄,這位和尚也在飄。雪地中長出一朵花,花有花蕊,他能進到花蕊裡面。所有的蝨子、跳蚤、臭蟲都不能靠近他。他本人在那段時間吃得很少,勉強維持他的身體,他都足夠。
他一直唸經,進入經裡面,而一切宇宙的現象都可以跟他融合。他的身體已經是佛的身體,世界已經變成佛的宮殿,而他已經不是生活在北台,而是生活在佛的宮殿裡。
在這個境界,他知道物質的世界全部都是幻想:心靈的世界他已經成就。他已經即身成佛,就靠著他讀經,進到經典裡面,把經典觀想在宇宙之間,就靠這三步功夫。
讀經三步功夫:
明白經典中的意思,
觀想經典中的境界;
融入而成就。
從初發心開始,他能夠好好地在三十年之中堅持不斷地讀經,明白經典的意思;再進入經中,觀想經典中的世界;最後,自己變化融入觀想的世界而成佛,這就是修行的功夫。
所以,我們修行,想想你當初發心是怎樣,再想想自己如何的虎頭蛇尾,剛開始發願很大,像老虎的頭,到最後變成蛇的尾巴,應該要慚愧。
(初發心功德品)就是講:初發心的功德,是非常偉大的功德,你只要保持初發心的誓願、願力,你一定可以成佛。
嗡嘛呢唄咪吽。
一九九二年一月三十一日